近年来,随着我院肿瘤学科的快速发展,县域内广大肿瘤患者享受到家门口就医的便利,从而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对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“保障医疗安全,提供精确的病理诊断,指导临床精准治疗”成为每一名病理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每一份规范的病理报告离不开临床、医技与病理科的团结与协作,更离不开免疫组化等辅助手段的支撑。从标本离体后的规范化固定,病理申请单的完整填写,详尽的临床信息到活检标本取材、脱水、包埋、切片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,镜下病理诊断等等,都为精准的病理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,同时也避免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。


为了进一步提高病理诊疗能力,充分发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,医务科邀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郭新建主任,为我院医护人员分享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”。一百多张PPT图片,采用大量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形态,直观地让大家了解到什么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,它在各系统不同类别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,以及在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中发挥的作用等一一娓娓道来。课件引用《临床诊疗指南》中对病理报告发出时间、标本固定、术中冰冻报告准确率、术中冰冻适应症以及禁忌症的要求。郭主任从临床诊疗安全及患者安全的角度出发,为大家分享丰富的工作及培训经验,让每一位参与培训的人员都收获满满。
在日常诊疗中,只有不断加强病理科与临床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与紧密配合,才能有效降低潜在的医疗风险,保障医疗安全。并且,不断规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诊断中的应用,提高病理团队的综合诊疗能力,为临床提供规范、精确的病理诊断报告,才能让肿瘤患者在临床的精准治疗中最大程度获益。